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振传:以白茶创新引领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受访图】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品品香茶业创始人林振传
2025年福鼎白茶开茶节期间,新华网专访了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品品香茶业创始人林振传。这位将家族十二代制茶技艺淬炼成现代产业密码的茶人,正以创新之力推动白茶产业现代化升级。从传统作坊到国家龙头企业,品品香的成长轨迹折射出中国茶产业的转型之路。
聚焦白茶赛道 企业成功转型为品牌化运营
从茶洋里走出的第十二代茶人林振传,在1992年那个春茶飘香的时节叩开了创业之门。这位高考失利后蛰伏五年的制茶世家子弟,将家族六百年的制茶智慧凝练成商海破局的密钥。
创业初年的顺遂在1993年遭遇寒流。自建初制加工厂后,价值5万元的茶叶遭遇上下游连环欠款,相当于当时县城三套商品房价值的债务如泰山压顶。“那时站在闽东的山道上,往前是北上的货运列车,往后是世代守护的茶园。”林振传忆起而立之年的抉择时刻,最终带着1300斤茶叶登上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在茉莉花茶市场打开了缺口。两年后,他不仅清偿债务,更在华北织就68县市的经销网络。
这场背水一战的北进,成为企业命运的转折点。1997年入驻北京马连道茶城抢占发展机遇。1998年早春,林振传作别福鼎新建的宅院,携妻女踏上第三次迁徙,“一品香”茶摊就此悄然开张。
【图】“一品香”茶摊
一起“开张”的,还有一间二十平方米的蜗居。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全挤在这间屋里,铁皮风扇在夏夜里搅动热浪,折叠床白天收起、夜晚放下,唯一的好处就是离茶摊很近。林振传回忆,“我们并非租不起商品房,只是创业初期需守在市场前沿——这间距店铺仅百步之遥的房间,见证了我们整整两年的坚守。”
1998年春节前夕,这个未注册的批发档口创下日销数万元的纪录,成捆的十元纸币堆满铁皮钱箱的叮当声,成为林振传记忆中最悦耳的“乐章”。
“生活过得挺悠然的,可是我就是不安分守己。”林振传说,2003年,当同行沉醉于批发红利时,我们作出惊人之举:放弃北京稳定生活,携全部积蓄300万返乡建厂。
林振传秉着要做“中国茶品牌”的执念,踏上产业升级发展之路。2004年首条清洁化生产线投产,品品香独创“离地晾青”工艺,破解白茶规模化生产难题。如今遍布全国的800余家门店,每个茶柜转角仍保留着初代茶摊的木质纹饰——那是品牌不忘初心的印记。
2005年,当福鼎市政府提出打造白茶公共品牌时,林振传坦言,“企业面临着重大战略抉择:是继续分散精力经营茉莉花茶、绿茶、红茶等多品类,还是聚焦白茶发展?”最终,他选择将全部资源聚焦白茶赛道,开启了品品香白茶品牌化的发展之路。
【图】品品香茶业成立早期厂区俯视图
福鼎白茶产业转型的决策基于对市场趋势的深度研判。白茶作为中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具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独特价值,福鼎作为原产地更兼具自然禀赋与工艺传承优势。林振传回忆说,“2005年前98%的白茶出口,国内消费不足2%,民间仅将白茶视为药材,‘喝白茶等于白喝’的认知偏差普遍存在。”
当时福建的茶市由铁观音、大红袍等主导,白茶因口感素雅面临市场教育难题。林振传表示,“坚信政府战略引导与白茶健康属性终将赢得市场,提出‘打造中国白茶第一品牌’战略,品品香从三方面进行突破:建设有机茶园基地、构建专业制茶团队、优化传统工艺体系,最终实现从出口依赖到品牌化运营的成功转型。”
白茶产业焕发新生机 标准化与科技赋能助力走向世界
自19世纪末以来,白茶就已稳固地确立了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大经典品种,其独特的制茶工艺——不经杀青或揉捻,而采用自然晾晒或“文火足干”的方式,以保持茶叶外形的完整与白毫的丰满,也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传统并非意味着守旧。在这一点上,林振传深知,在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守护传统的同时,更要开辟新的路径。并带领团队建立起全国首套白茶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动茶园管理向集约化转变,更运用现代科技力量,为古老的白茶制作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传统智慧与现代标准化的和谐融合。
【图】林振传精湛的制茶技艺——“开合精成”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坚定信念,最终凝练成了林振传精湛的制茶技艺——“开合精成”。
林振传介绍,相较于其他茶叶品种,白茶独具优势:其加工工艺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收藏特性,同时,它还适应了现代消费者对健康与便捷的双重追求。这些显著特点,正在推动白茶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为此,品品香据此明确了“世界白茶引领者”的战略目标,致力于构建全球化的品牌体系,传递优质的生活理念,努力成为全球茶产业的标杆。
白茶,这一古老而优雅的茶饮,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其独特的口感、健康属性以及收藏价值,使得白茶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对此,品品香洞察先机,从2005年开始,就专注于白茶的研发与推广,至今已有整整20年的深厚积淀。
历经二十年的市场磨砺,从2005年至2025年,福鼎白茶成功实现了从市场鲜为人知到消费热点的华丽转身。林振传坦言,“身为领军企业的代表与国家级非遗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我深刻感受到了‘五力合一’发展战略在公共品牌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这一战略整合了政府政策的引领、行业协会的协调、专家智库的支持、企业的创新努力以及白茶价值魅力的凸显,五个方面共同发力,为白茶产业的繁荣发展构建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图】2023年7月,林振传参加白茶国际标准ISO20680项目组会议
2005年至2025年,林振传从一个市级的非遗传承人成长为国家级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期间修订了23个标准(国家、地方、行业和团体标准),带领团队发明了107项专利。在这20年里,品品香不仅将白茶的品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更在非遗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图】2019年春节期间,品品香董事长林振传带领高管团队深入各联合体链接茶农组织培训
“创新的联合体模式,以联农带农的方式,实现了产品的高标准、高品质和高价值。”林振传说,目前,品品香已经连接了1万多户茶农,管控着4万多亩的茶园。这些茶园都按照品品香的严格标准进行管理,确保了白茶的优异品质。
在福鼎的广袤茶园中,品品香以其坚实的基地布局,成为白茶产业的佼佼者。公司拥有5300多亩的自营有机茶基地,以及总面积达45000多亩的茶园基地,这一规模占据了整个福鼎可采摘茶园面积的12%,为品品香提供了稳定且高品质的白茶原料。
林振传表示,品品香始终坚守高标准、高品质和高价值的产品理念,致力于引领白茶消费的新潮流。林振传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白茶将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健康属性,成为一种更加普及和深受喜爱的茶饮选择。
当年轻的茶人们用现代技艺复刻“开合精成”的古法时,乡村振兴的故事,已在茶香中翻开新的篇章。在茶香氤氲中见证传统产业破茧成蝶,林振传用三十年光阴诠释了“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深刻内涵。这杯白茶里,既有对古老技艺的敬畏之心,更饱含引领产业升级的开拓之志,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茶业样本”。
标签:
抢先读
-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振传:以白茶创新引领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 “木兰围场 常来常想” 2025河北围场特色产业暨文旅招商推介会在成都举办
-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振传:以白茶创新引领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 广州发布“投资发展10条” 上线“可招商土地超市”
- 报告解析前沿科技趋势 涉具身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
- 报告解析前沿科技趋势 涉具身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
- 减轻办税负担,促进数字化转型
- 减轻办税负担,促进数字化转型
- 新疆多元储能何以跑出“加速度”?
- 中国新能源车企“走出去”有哪些新特点?这个大会深入探讨→
- 全国首个绿色营商环境专题报告在天津发布
- 银行理财、险资可直接“打新” 上交所修订发行承销业务细则
- 平陆运河贯通广西南北 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
- 中国新能源车企“走出去”有哪些新特点?这个大会深入探讨
- 中国新能源车企“走出去”有哪些新特点?这个大会深入探讨
- 中国新能源车企“走出去”有哪些新特点?这个大会深入探讨→
- 平陆运河贯通广西南北 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
- 规范银行业保险业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新规出台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
- “吒儿”卖断货,更多国产IP衍生品该如何破局
- 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开始“整顿”职场
- 上海港首次开展国际航行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作业
- 中国贸促会:今年1月美日印为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前三国家
- 上海港首次开展国际航行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作业
- 赣江观澜:江西“春日经济”何以吸睛又“吸金”?
- 上海港首次开展国际航行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作业
- 中国证监会: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为IPO优先配售对象
- 中国证监会: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为IPO优先配售对象
- 中国央行:中国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 中国将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产业政策
- 中国央行:中国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 吉林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矩阵 加速老工业基地数字化转型
- 青海:“六个转变”让绿色算力产业全面起势
- 中国首条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线正式通车
- 中国首条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线正式通车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青海西宁发展数据标注产业正当其时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青海西宁发展数据标注产业正当其时
- 金融遇上AI、大数据 业界话未来发展新机遇
- 中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上交所修订发布首发及再融资承销业务规则
- 新疆对蒙古国送电累计突破1亿千瓦时
- 中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山东青岛提升个人养老金服务 开拓居民养老保障“新场景”
-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突破“双亿度”
- 新疆对蒙古国送电累计突破1亿千瓦时
- 2024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4239亿美元 仍处合理均衡区间
- 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聚焦研讨“人工智能助力能源低碳发展”
- 2024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4239亿美元 仍处合理均衡区间
- 2024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4239亿美元 仍处合理均衡区间
- 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在安徽阜阳发布
- 沪杭同日成交高价地块 中国核心城市土拍升温
- 2025年广西“33消费节”启动 打造“AI+”消费盛宴
- 王家寨隧道贯通 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临清高速公路通车在即
- 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水工主体结构动工
- 2024年哈尔滨市1080项科技成果实现就地转化 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29.1%
- 百余名“智愿者”亮相中关村论坛 人形机器人何时走进百姓家?
- 北京怀柔科学中心加速崛起 向全球开放机时累计超123万小时
- 北京怀柔科学中心加速崛起 向全球开放机时累计超123万小时
- 博鳌论坛推动开放交流,中国为全球合作贡献机遇
- 中国正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 中国正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时代已经来临,网络视听准备好了吗?
- 杭州梦想小镇:看见“梦想”张力
- 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保障春灌用水 护航能源供应
- 中国国家数据局:以清洁瓦特保障绿色比特
- 三峡船闸累计货运量达22亿吨
- 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保障春灌用水 护航能源供应
- 今年夏秋航季南航集团计划执行航班62万班
- 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工
- 上海港绿色航运服务业态进一步丰富 首单B24生物燃料加注成功
- 上海港绿色航运服务业态进一步丰富 首单B24生物燃料加注成功
- 国家能源集团广东肇庆电厂二期项目建成投产
- “厦金同城卡”助力厦金“同城生活圈”建设
- 国家能源集团广东肇庆电厂二期项目建成投产
- 国家能源集团广东肇庆电厂二期项目建成投产
- 中国南方航空与摩洛哥皇家航空签署深度合作备忘录
- (聚焦博鳌)全球供应链稳定挑战持续 增强互联互通成“关键一招”
- 海淀树村住宅地块溢价成交
- 石景山元玺项目热销 一文读懂其价值密码
- 对话爱伯馨研发总监赵昕:以灵活创新应对行业内卷
- 黄志力: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 促进睡眠产业发展
- 新世界发展黄少媚:“新”驱动 “创”未来
- 构建社区+公益特色模式 保利爱家获评“社会责任企业”
- 澳优与东北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为乳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 从品牌展位到产区推介会,酣客酱酒春糖“展”出酒业新气象
- “情绪经济”打开消费新空间
- 新一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来了
- 禁用“零添加”!食品安全新国标亮相
- “国家队”出手!中茶亮剑质量安全
- 食品日期“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新规出台
- 对话衡昌烧坊邓鸿:左手绘画,右手酿酒
- 从强化维C到饭后解腻,让茶用场景化重构茶饮消费逻辑
- 从“辣条大王”到“魔芋巨头”:卫龙美味2024年营收突破62亿元
- 2025循证评价(RCT)专家研讨会共识--RCT是国际公认的丈量临床功效的黄金标尺
- 新华酒业周报┃第112届全国糖酒会在成都开幕;舍得酒业启动新一期股票激励计划;金徽酒发布2025目标;习酒迎来新的人事变动
- 飞鹤会员一站式服务平台星妈会会员破8000万
- 北汽蓝谷公告人事调整 张国富任董事长 刘观桥任总经理
- “油电同智 全球同行” 奇瑞汽车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