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形机器人创新看东方

2025年贵州“村超”40强交叉赛现场,小朋友与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人形机器人在2025中国义乌国际日用百货创新博览会上。时补法摄(人民视觉)
安徽合肥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出的国家电网人形机器人。陈三虎摄(人民视觉)
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参与生产人形机器人的公司数量居世界首位,该领域超过50%的公司位于中国。报告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继续取得最令人瞩目的进展。”
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当前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如何?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应用有何优势?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口何在?本报记者邀请中国信通院泰尔系统实验室高级工程师王尧进行解读。
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业界态势
人形机器人是指外形或结构模仿人类的机器人,通常具备类似人的外貌、姿势、动作等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类的运动和行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从全球范围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富集的重要细分行业。
近几年来,全球主要科技公司纷纷投资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或直接进场研发,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
根据2024年公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目前,美国特斯拉、Figure AI、波士顿动力等科技公司已进入全球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第一梯队,1X科技、Digit等企业人形机器人产品位于第二梯队。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采用“整机集成、关键零部件自研”的路线,快速推进整机产品迭代,产业迅速发展,产品不断涌现,在技术方面与国外无明显代际差异。
专家观点
人形机器人主要由“大脑”“小脑”和“肢体”三个部分组成。“大脑”负责实现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等任务,目前主要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同时也可通过云边协同,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小脑”负责控制人形机器人的运动,目前主要基于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技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运动控制。“肢体”负责实现高动态、高爆发、高精度运动,集成了人体运动力学、机械结构设计、新材料、传感器等诸多技术,包括仿人机械臂、灵巧手、腿足等关键结构,并通过集成传感器和长续航动力单元,实现能源结构感知一体化。
中国人形机器人目前在智能化水平、运动控制水平等方面基本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主要的研发应用侧重三个方面:一是智能化方面,相关科研机构着力加速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研发,持续提升人形机器人的交互能力、感知能力和泛化任务执行能力。二是整机产品方面,相关生产企业正在通过优化技术方案、创新开发和训练工具、整合产业链等多种方式,逐步降低整机产品的价格。三是应用场景方面,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正在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在生产制造(如汽车、数码产品等行业)、商业和公共场所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加速推动产品在应用中迭代升级。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为何全球瞩目?
业界态势
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数据,在过去5年中,中国内地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全球领先,多达5688件;美国、日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超过千件,依次为1483件、1195件、1123件。报告显示,在参与制造人形机器人的100家上市公司中,73%位于亚洲,仅中国就占56%。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的初创企业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本地市场应用机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专家观点
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前瞻引领、产业自主创新和规模市场牵引等多重优势叠加。
政策引领方面,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在政策牵引下,浙江、北京、广东等多地积极因地制宜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引领性和规模效益的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方面,人形机器人是多种先进技术共同驱动的融合创新产品,当前中国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强化,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今年以来,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成果密集发布,而且涌现出一批有想法、有活力、有韧劲的青年创业领军人,令人鼓舞。
市场需求方面,中国人口规模巨大,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劳动力缺口和养老育儿需求将不断扩大,形成规模化的人形机器人应用需求。同时,中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工业和服务业应用场景,特别是中国工业体系完整、门类齐全,能够充分发挥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泛化能力,并且为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提供场景支持和产业基础。
全球人形机器人“破圈”,机遇挑战何在?
业界态势
人形机器人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正在从梦想走向现实。美国知名金融机构高盛在报告中预测称,人形机器人最早应用到工厂的时间为2024年—2027年,应用到消费市场的时间为2028年—2031年。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140万台,市场规模约380亿美元。
报告认为,人形机器人尤其适合从事“危险、肮脏和枯燥”的工作,采矿、灾难救援、核反应堆维护和化学品制造等领域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将非常大。将来10%—15%的有害危险工种和汽车制造业岗位将被机器人所取代。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此前表示,在2025年年底之前,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如果顺利的话,到明年或者后年,人形机器人在一些服务业或工业的基础应用方面有望推进;家用人形机器人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加成熟的技术支持,推广速度可能相对慢一些。
专家观点
从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水平来看,目前人形机器人研发、应用、落地仍面临一些共同难点。
一是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还无法实现大部分的非结构化任务,人形机器人自适应完成任务的泛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距离真正进入工业、服务业的诸多应用场景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受限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高质量数据集获取等上下游技术发展情况。
二是人形机器人成本仍需不断降低。目前,具备实用功能、全尺寸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价格普遍较高。要控制人形机器人成本,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拓展应用场景、探索商业模式、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同,才能尽快形成规模效应,进而有效地优化投入产出比。
三是安全隐私等问题不容忽视。由于人形机器人出现故障时有可能对周围的人员、财产造成较大损伤,人形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必须统筹考虑其功能安全可靠。同时,人形机器人还集成了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和人机交互功能,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及隐私问题也需重视。
从全球治理角度来看,在人形机器人国际标准制定、国际安全伦理治理以及技术开发和场景探索等方面,中国持续推动该领域国际合作,未来也将为推进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安全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记者 高 乔
标签:
抢先读
- 全球连线|全球43支队伍同台竞技 国际顶级青少年机器人赛事重返中国
- 全球人形机器人创新看东方
- 全球连线|全球43支队伍同台竞技 国际顶级青少年机器人赛事重返中国
- AI for Science变革新材料研发范式
- “科学端”“产业端”无缝对接 湖南湘江新区构筑示范引领“桥头堡”
- 山西阳泉投资4亿元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 沈阳海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
- 山西阳泉投资4亿元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累计金额突破2500亿元
- 研究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至80万年来最高水平
- 四川集中发布和展示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
- 研究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至80万年来最高水平
- 探访山东高密羽衣甘蓝种植基地:“超级蔬菜”香飘海内外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累计金额突破2500亿元
- 2024年江西省国有企业资产突破9.6万亿元
- 低空赏花、竹排泛舟……春日经济“金”满地 沉浸式体验“花漾生活”
- 中吉伊尔克什坦口岸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揭牌运营
- 1000头四川藏香乳猪正式启程首次供港
- 1000头四川藏香乳猪正式启程首次供港
- 聚焦矿业资源潜力 新疆集中推介171个优选区块
- 1000头四川藏香乳猪正式启程首次供港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报丰厚——访法国力克公司亚太区总裁弗雷德里克·莫雷尔
- 国内油价或现年内最大降幅 加满一箱将少花11元
- 国内油价或现年内最大降幅 加满一箱将少花11元
- 显式标&隐式标:AI生成内容如何“亮身份”?专家详解新规
- 外媒观察|中国大力提振消费 多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 国内油价或现年内最大降幅 加满一箱将少花11元
- 国内油价或现年内最大降幅 加满一箱将少花11元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报丰厚——访法国力克公司亚太区总裁弗雷德里克·莫雷尔
- 信心保证,携手共赢!港九药房总商会《2024年度药房最佳合作伙伴》盛典圆满成功!
- 外媒观察|中国大力提振消费 多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 万象“耕”新农事忙 希望的田野奏响科技“春之曲”
- 外媒:担忧美国加征关税,比利时啤酒被加急运往美国
- “进博会走进湖北”活动促成 21个项目签约
- 3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697元 上调36个基点
- 3月19日央行开展295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化工城”吉林掀起数字化改造浪潮 生产更具效率
- “银行土”商品被大量售卖 “土生金”的智商税别再交了
- 向“新”而行的“智慧口岸”,兰州边检如何当好“国门卫士”?
- 3月19日央行开展295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铜价上行走势引人注目 后市将如何?
- 3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697元 上调36个基点
- 披上“电子签”外衣的借贷宝:登记借条1.1亿笔,何以成为高利贷的温床?
- 浙江解读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方案:从四方面体现自身特色
- 激活外摆经济 浙江优化消费环境“走新”又走心
- 女孩儿童房设计与装修怎么布置?女孩儿童房墙面推荐什么颜色?
- 证券基金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2025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 安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连续六年居中国首位
- 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
- 马桶上水慢怎么办?马桶水箱一直注水漏水怎么办?
- 木门安装前需要准备什么?没有门框怎么安装门?
- 白酒消费进入“创意时代” 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 股票议价对市场的影响有哪些?议价和竞价的区别是什么?
- 主力出货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主力洗盘和出货的区别是什么?
- 文化中国行丨瓶中绘岁月 三代内画情
- 国际社会:中国对外投资带来机遇与希望
- 第五届中国跨交会聚焦南南合作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 “三港一航”精品航线首航 宝山海事服务保障上海港内贸集装箱运输再添新动能
- 国际社会:中国对外投资带来机遇与希望
- 第五届中国跨交会聚焦南南合作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 前2月湖南工程机械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近50%
- 板块均价对投资决策有何影响?板块指数是怎么计算的?
- 中新网评:开盒女孩获取他人信息的“超能力”从何而来
- 第五届中国跨交会聚焦南南合作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 期权执行价格对期权交易有什么影响?期权报价表怎么看?
- 中新网评:警惕AI荐股“馅饼”变“陷阱”
- 2024年中国实施汽车召回233次 涉及车辆1123.7万辆
- 青海油田成功完成超6000米深度断缝体改造
- “十四五”以来安徽省亿元以上在建徽商回归项目2552个
- 2024年中国实施汽车召回233次 涉及车辆1123.7万辆
- 2025夏秋航季春秋航空新开厦门至大阪航线
- “十四五”以来安徽省亿元以上在建徽商回归项目2552个
- 青海油田成功完成超6000米深度断缝体改造
- 2025夏秋航季春秋航空新开厦门至大阪航线
- 2025徽商大会将启 呈现三大主要特点
- 寿光菜博会迭代升级:科技重构蔬菜产业新生态
- “十四五”以来安徽省亿元以上在建徽商回归项目2552个
- 2025徽商大会将启 呈现三大主要特点
- “汽车城”长春搭对接平台 助供应链企业拓市场
- 第32届古镇灯博会开幕 22个项目现场签约
- 第32届古镇灯博会开幕 22个项目现场签约
- 第32届古镇灯博会开幕 22个项目现场签约
- 让演出商感受“浙江速度” 浙江优化演艺经济营商环境
- 厦门携手上百家企业共建数字经济生态创新链
- 我国汽车行业首批增程器综合性能认证发布
- 2025福建建博会开幕 逾2000家企业参展
- “玩够了再走” 上海港为国际邮轮旅客提供全新出游模式
- 浙江台州“春日经济”升温 户外休闲用品出口忙
- 中国连续16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 厦门携手上百家企业共建数字经济生态创新链
- 浙江台州“春日经济”升温 户外休闲用品出口忙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亮相德国
- 海南前两月快递业务量增长18.4% 热带特色农产品加速“出岛”
- 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第二线束开通运营 运输能力有望翻倍
- 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第二线束开通运营 运输能力有望翻倍
-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纠治不当市场干预行为
- 今年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吸引全球超2400家企业
-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纠治不当市场干预行为
- 第32届古镇灯博会启幕 22个签约项目投资额超30亿元
- 沪指“三连涨”再创年内新高 贵金属板块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