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高密度发射 这个商业航天发射工位有啥不一样?
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与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合体。(海南商发供图)
新技术护航火箭平安“出发”
一号工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所属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统筹设计施工。此次任务中,其独特的导流和降噪技术引人瞩目。
导流锥主要功能是引导、排导火箭燃气流,避免损害发射设施,保障发射安全。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王鹏介绍,区别于传统的地下导流槽,一号工位采用了双向导流锥技术,高出地面3.9米的导流锥像练太极一样“接”“化”,有效消解高温和烈焰。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工程设备部部长葛立新说,为了更好地降温降噪,一号工位摒弃传统塔顶水箱设计,引入挤压式大流量喷水系统。地面设置两个储气罐和一个储水罐,当火箭点火时,控制系统立即下发指令,储气罐中的高压压缩气体让储水罐中的水从喷水孔高速喷出形成水幕,15秒可释放500吨水,不仅让发射台和导流锥等关键设备免受燃气流烧蚀,还能使降温降噪效率提升30%。
一号工位正在测试喷水降噪系统。(海南商发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均匀分布在发射台和导流锥表面的喷水孔,其设计也经过了精密计算和多次试验,不仅分布合理,还能确保在极短时间内喷出足够水量。
“这是地面燃气流排导装置首次成功保障中型液体火箭发射。”王鹏表示,系列创新设计不仅大幅提升了火箭发射安全性,还为未来航天发射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新模式减少火箭“等待”时间
商业航天需要“快速响应”,提效降本尤为重要。
长征八号火箭团队结合一号工位,突破性采用“新三垂测发模式”:将火箭分段,分别通过公路运输至发射场后再完成总装。
该团队还首创了“脉动式生产测试发射一体化”模式,在海南总装测试厂房内配备双脉动生产线及3个垂直作业位,实现火箭生产、测试、发射全流程高效衔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宋征宇说,新模式精简了发射场流程,提高了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且大幅降低厂房占用时间,减少了发射等待时间,使发射场任务周期压缩至“7天发射、7天恢复”,未来有望实现每周一次发射的高密度任务需求。
一号工位在建设中“精打细算”,亮出许多降本“妙招”:通过整合全国200余家配套单位资源,从设计到竣工比一般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周期缩短近一半;发射塔架采用模块化、结构化设计,建设规模缩减40%;首创的地面导流装置替代了深坑导流槽,施工周期缩短60%,成本降低70%……
“这不仅是一座发射工位,更是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缩影。”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工位首席指挥员张小军说,团队将持续优化发射和管理流程,更好服务发射任务。
一号工位的高效运作能力可显著缩短火箭发射任务周期。(海南商发供图)
新“大脑”缓解人工作业压力
在此次火箭发射前的准备过程中,测发指挥大厅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发射场系统”就能时刻观察一号工位的火箭状态。
“智慧发射场系统”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系统是发射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通过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实现数据实时监控与远程操作,点击几个按键,就能完成原本需要人员到现场才能进行的加注、调压动作,让测试人员“足不出户”,提升了前端无人值守水平。发现系统异常时,后端可快速响应,大幅降低人为操作风险。
面对日益增多的发射任务,传统的人工管理和计划调整已不适用于商业航天。海南商发质量风控部部长符菊梅说,“智慧发射场系统”专门开发了任务管控模块。比如,任务需要吊车时,系统会自动检查并分配可用吊车。而资源一旦分配,就得等任务完成后才能接受新的需求,因此无需人工频繁核查资源状态。
在此次一号工位首发任务中,该系统还首次扩充了发射场的健康管理功能。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能够迅速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反映至综合运维管理平台上。平台不但能清晰查看发射场所有设备健康状态,还能在设备接近寿命期限时发出提醒,从而减少大量的人工巡检作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肖耘表示,此次任务中,“长八”和一号工位成功通过实战检验,其协调性与匹配性为后续高密度发射奠定了基础。一号工位的高效运作能力,可显著缩短火箭发射任务周期,为商业用户提供更快捷、可靠的服务。
标签:
抢先读
- 瞄准高密度发射 这个商业航天发射工位有啥不一样?
- 1至2月中国铁路发送货物6.22亿吨 同比增2%
- 计量助力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A股早盘震荡调整,IDC电源概念爆发
- A股早盘震荡调整,IDC电源概念爆发
- A股早盘震荡调整,IDC电源概念爆发
- 土拍火热、二手房成交量上涨 多地楼市回暖加速
- 外企在中国|全球最大矿业公司,与中企共探低碳转型方案
- 土拍火热、二手房成交量上涨 多地楼市回暖加速
- 从政策红利到市场需求:尚赫傲立万亿蓝海潮头
- 外企在中国|全球最大矿业公司,与中企共探低碳转型方案
- 3月12日央行开展1754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CMDB投诉猫眼抄袭 猫眼回应:真诚致歉
- 3月12日央行开展1754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我为全运种棵树!广东倡议打造“绿色全运”
- 3月车市将迎来较强增长 释放约2000亿元免税利好
- 离岸人民币升穿7.23关口 机构称短期或还有升值空间
- 5天卖了500万!吴彦祖英语课“本人只讲5分钟”?回应来了!
-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大幅上升
- 3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696元 上调45个基点
-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大幅上升
-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大幅上升
- 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透过数据看春招市场新动向
- “AI+就业”帮助劳动者“华丽转身”
- 长沙将建立中国首个工程机械全流程溯源平台
- 长沙将建立中国首个工程机械全流程溯源平台
- 抢抓新赛道 广西南宁推动新兴产业“新树开新枝”
- 广州将建设南沙港区五期工程 设计年通过能力超600万标箱
- 广州将建设南沙港区五期工程 设计年通过能力超600万标箱
- 广州将建设南沙港区五期工程 设计年通过能力超600万标箱
- 福建莆田东吴港区2月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9.72%
- 义乌启动两年免费培训30万人次AI电商人才计划
- 义乌启动两年免费培训30万人次AI电商人才计划
- 福建莆田东吴港区2月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9.72%
- 香港暂停进口波兰和英国部分地区禽肉及禽类产品
- (经济观察)“造脑”又“造身” 上海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 零基预算改革,打破财政支出固化格局
- (经济观察)“造脑”又“造身” 上海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 民营企业家的两会关注:向新、逐绿、出海
- 北威州-辽宁经贸投资交流会在沈阳举办 促中德优势产业对接
- A股周二低开高走 主要股指集体飘红
- 今年前两月深圳机场口岸通关量超百万人次
- 解答好未来产业投入三问
- 中国文旅部部长:扩大消费,文旅大有可为
- 浙江义乌重启电商人才培训:聚焦AI 培训30万人次
- 中国文旅部部长:扩大消费,文旅大有可为
- 中国文旅部部长:扩大消费,文旅大有可为
- A股周二低开高走 主要股指集体飘红
- 快手直播观看人次超5000万,“馕警官”首秀“不卖馕”踏实做科普
- 中国文旅部部长:扩大消费,文旅大有可为
- “部长通道”,通民生、道民声
- 厚积薄发:微医人工智能总医院年收入超50亿元
- 美股遭遇今年最大跌幅 华尔街投行“看衰”美国经济
- 美股遭遇今年最大跌幅 华尔街投行“看衰”美国经济
- “部长通道”,通民生、道民声
- 爱耳日专题:听力健康的守护者——专业验配师的故事
- 股票行情好转的条件有哪些?股票急跌慢涨什么意思?
- 期货平仓的定义是什么?买入期货合约是什么意思?
- 中山大学2025年内地招生计划扩至7845人
- 杭州力争全年入境过夜游客超130万人次
- 全国首单跨境人民币集装箱出口融资租赁业务天津落地
- 多家民企在沪加速具身智能创新应用
- 全国政协委员张勉之:AI对中医会很有帮助
- 陈清莉委员:台湾姑娘在杭州成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人员超20万人次 同比增长31%
- 新能源集群快速“电压管家”在江苏淮安投用
- 2月份北京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6%
- 李东林:推动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
- 宁夏高端化学品走向中亚市场
-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文旅业“人财两旺”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人员超20万人次 同比增长31%
- 李东林:推动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
- 中亚二手车出口班列(成都—塔什干)在蓉首发
- 宁夏高端化学品走向中亚市场
- 福建泉州肖厝口岸首次进口乙二醇
- 中亚二手车出口班列(成都—塔什干)在蓉首发
- 中汽协:前两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均增长52%
- 以“火车驮汽车” 中亚二手车出口班列在蓉首发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 支持设施农业更新改造
- 智能体通信,让你的5G套餐可能出现隐性流量?
- 3月1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15个点
- 税收数据显示:近5个月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显现
- 以“火车驮汽车” 中亚二手车出口班列在蓉首发
- 免签“朋友圈”要扩容 中国邀你“打卡中国”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 支持设施农业更新改造
- 河南“一车一船”跑出丝路“新图景”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大山深处育梦人
- 张春生:积极发展银发经济 全力增进老年人福祉
- “她”护遗珍|探方日记里的那些事
- 超飒“娘子军”守护一方青绿
- 巴黎时装周:爱马仕发布秋冬新品
- 巴黎时装周:爱马仕发布秋冬新品
- 跨界破圈 美妆创意更年轻
- 巴黎时装周:艾莉·萨博发布秋冬新品
- 巴黎时装周:INTERDEE发布秋冬新品成衣
- 疯狂种草碳板跑鞋?医生:足底筋膜炎警告!
- 如何防范“不请自来”的骚扰电话?教你几招轻松屏蔽
- 脑科学家尧德中:脑机接口有望用于阿尔茨海默症调控
- 多所高校宣布扩招 人才怎样培养?师资如何跟上?
- 西安医疗团队运用神经调控技术 助患者重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