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零首付、低首付购房的神秘面纱
本报记者 张文章
“准现房,零首付,月供仅需3000元”“真正零首付,可贷款140万左右,配合装修贷,可套现”“高评高贷 免首付”……近期,福建部分地区在网络上出现了不少零首付、低首付购买新房、二手房的广告宣传。《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零首付、低首付购房套路颇多,看似轻松划算,实则增加了购房者的经济负担,暗藏诸多风险。二手房“高评高贷”须承担更多税费
“零首付9900/平玉湖公园旁”,1月14日,莆房网“余成雄的店铺”上一则广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当即联系广告标示的房产经纪人余先生。余先生自称是莆田市中意房产,他告诉记者,这套二手房位于湖滨小区,面积130平方米,两证齐全,实价只要9600元/平方米,可免首付,只要按期还贷即可。
当记者询问“二手房如何能做到零首付”时,余先生解释称,零首付指的是如果做按揭贷款,可以不花首付的钱,因为评估时该房源价格比实际交易价高很多。广告中该房源总价约124万元,记者咨询是否可全额贷款。余先生称,银行只能贷款85%,若该房源评估到150万元,至少可贷127万元,超过房价。关于贷款所需的收入证明,余先生告诉记者:“如果贷款20年左右、月供不超过1万元,无须开收入证明。此外,大概还要缴纳不超过5000元的贷款手续费(评估费)、约3万元的过户契税、1%的中介费,合计应准备五六万元。如果配合装修贷,还可套现。”
房地产从业者林经理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一套房源一般会有网签价、评估价、实际成交价3种价格。一般情况下,购房者会以区域指导价即最低申报价来进行网上备案,网签价的高低决定了购房者要缴纳税费的多少。而评估价则是房产评估公司评估的房源市场价格,购房者用该价格向银行申请贷款,评估价决定了购房者能够从银行申请到多少贷款。为了方便购房者多贷款、以尽量少的首付款买房,从而实现房产交易,一些中介会联合卖方、评估机构进行“高评高贷”,恶意抬高房屋的市场评估价,隐藏实际成交价。一般会采取阴阳合同的方式来实现目的,即买卖双方签署两份购房合同:一份代表被做高的房价,用来获取高额贷款;另一份代表实际成交价。具体操作时,一般通过评估公司将房价高评,高评的部分刚好可以补足15%的首付款,使购房者能够获得实际交易价100%以上的贷款,从而实现所谓的零首付。
林经理表示,零首付其实增加了购房者的负担。为了覆盖首付款做高购房合同价格,购房者需要按照更高的价格支付相应的税费,由于评估费、中介服务费、税费都是按房价比例支付的,基数增加,购房者就需要承担更多的税费。另外,贷款总额增加,购房者还要支付更多利息。
新房零首付、低首付套路多
记者在“搜狐焦点龙岩站”网页看到这样一则广告:“福州滨江左岸售楼处——零首付。”1月14日,记者拨打网页上福州滨江左岸售楼处的电话咨询购房事宜。一名自称姓邱的置业顾问回答记者称,目前,二期房源价位为1.3万—1.4万元/平方米,6月交房。之所以能够零首付是由于当时该项目备案价为2万多元,按备案价卖就会产生差价,可以做到“高贷”。届时购房款可以全部做成贷款,如果贷款30年,月供只要三四千元,无须首付。于是,记者与邱先生约好看房时间。
挂断电话后不久,记者又接到邱先生的电话,其称二期售价还是1.7万元,尚未下调。但零首付是之前的政策,现在没有了。邱先生告诉记者,暂时先别来看房了。
记者了解到,针对市场上部分中介机构和自媒体有关福州滨江左岸项目“购房零首付”“高评高贷”的说法,2024年9月26日,福州滨江左岸运营商曾发布声明称,该项目自恢复销售以来,一直严格遵守房地产行业以及银行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相关网签、备案、按揭、新增预售证等相关事项均可正常办理,并无违规情况出现。该项目历史遗留的“工抵房”抵房方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所采取的任何销售方式、购房承诺等,均是抵房方的个人或机构行为,公司并未参与。
其他房地产项目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记者看到某套房子网上挂出的一则广告:“福州金地自在城2室2厅1厨1卫总价65万元左右首付0元。”1月14日,记者按照网站提示拨打了电话,售楼中心彭先生回答了记者的问题。针对零首付问题,彭先生表示,之前65平方米的房源因为总价低,可以零首付,但实际也要首付1至2万元。现在主要销售户型为82平方米的房源,每平方米七八千元,总价约50万至60万元,正常首付要支付房款的15%,约9万元。如果客户需要的话,实际首付可以做到只要两三万元。实际上总价都一样,低首付只是多贷款。
记者致电福州万科城市花园网上售楼中心电话,接待员欧先生告诉记者,该项目在闽侯荆溪,每平方米售价8000元到9000元,仅剩尾盘,15分钟车程可抵达福州市中心。“正常首付比例是15%,但这个项目可以做低首付,比如80万元的房子,首付只要5万元,剩下的75万元全部做贷款。”记者质疑:80万元的房子按规定至少要首付12万元,只付5万元银行能通过吗?欧先生称,银行方面可以通过,首付不足15%的部分相当于开发商帮忙垫付,购房者只需按贷款75万元还贷即可。
福州西湖附近的贝壳房产中介陈先生告诉记者,福州有的楼盘项目会采取与第三方合作的形式实现购房零首付、低首付,第三方代为垫付首付款,但购房者在指定期限内要向第三方还清代垫首付款。
记者了解到,2024年下半年以来,福州不少开发商推出了低首付的促销手段,有的楼盘还打出了“免首付”“0资金、0税费”等促销广告。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零首付、低首付多是分期付首付,拉长首付款支付周期,或者由开发商垫付部分首付,这种做法的实际促销效果有限。对于购房者而言,除了少数需要大笔周转资金的人,此类促销方式并无太大的实际优惠。开发商以分期首付促销商品房的行为,变相降低了房贷准入标准,但存在借贷安全隐患。
●提醒谨防零首付风险
金融监管总局厦门监管局调查发现,零首付购房套路通常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他方垫资”。通常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或房地产中介机构预先垫付首付款,所谓的零首付只是变相将首付款进行分期处理,购房者需要在短期内向垫付资金方分期还款、支付利息与手续费等。二是“高评高贷”。即房屋卖方、中介机构等联合购房者提高购房合同价格,向银行贷出更多款项来覆盖首付款,购房者需要支付中介服务费,承担更多税费。三是偷梁换柱。即挪用其他种类贷款款项支付首付款。购房者向银行申请消费贷、装修贷等,或通过中介机构等将购房者包装成企业主、个体经营者向银行申请经营贷,所获贷款款项用于支付首付款、中介机构包装费用等,该过程往往伴随伪造虚假交易背景、账户流水等违规操作,造成贷款期限错配,存在倒贷接续风险。
金融监管总局厦门监管局指出,从上述模式可以看出,所谓的零首付购房并未实质解决购房者资金短缺的问题,反而可能增加购房、还款成本。银行机构发现首付款来源存在问题的,可能导致无法通过贷款申请或提前收回贷款,购房人将面临房贷两失的风险;以非法占有目的骗取银行贷款的,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1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厦门监管局发布关于防范零首付购房的风险提示,零首付购房活动营造出缓解首付款压力的错觉,实际仍然需要购房者以不同形式负担首付款,同时还要承担首付款相关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大量额外支出,实际成本可能远超银行贷款利息。消费者应谨慎对待零首付购房宣传,充分考虑自身情况,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获取金融服务,理性作出选择,避免陷入债务危机。
标签:
抢先读
- 撩开零首付、低首付购房的神秘面纱
- 撩开零首付、低首付购房的神秘面纱
- “两新”政策激发内需新动能
- 1月20日央行开展12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卸载重装、反向差评……“大数据杀熟”能被用户“驯化”吗?
- 卸载重装、反向差评……“大数据杀熟”能被用户“驯化”吗?
- “两新”政策激发内需新动能
- 暗语接单、高价诱惑 警方揭开非法烟花爆竹运输“黑幕”
- 西延高铁沮河特大桥箱梁架设顺利完成
- 中外龙舟劲旅竞渡松花江
- “与树为伍”的台湾老人:冬剪迎新春 亲聚叙团圆
- “中原粮仓”河南将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
- 亚冬会开幕式主题歌《点亮亚洲》推广曲MV上线
- 怎么看基金属于哪个板块呢?项目基金的运作模式是怎样的?
- 实际价值如何影响商品的价格?影响商品的因素有哪些?
- 中国首套自主研发2000米级超深水采油树主体建造完工
- 复兴号“洗澡”分几步?“搓澡”用什么“沐浴露”?
- 陈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加强区域发展协调性
- 雄安新区第11批次回迁安置房集中验房交付
- 李新伟:“尚玉”“尚龙”的红山文化这样丰富中华文明
- 广州将邀请十多个国家旅游业及自媒体知名人士来穗过年
- 春节将至 山东“菜篮子”产品供应总量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 宁夏银川:青年“集市walk”寻年味
- 逾800只“大熊猫”着春节服装亮相香港一商场
- 护航国产新能源汽车如期“出海”
- 今年福建水利计划投资超600亿元
- 金观平: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展业
- 小贷行业监管新规落地 明确融资杠杆倍数指标
- “两新”补贴细则出炉 今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 多地土拍“开门红” 带动楼市预期持续修复
- 多地土拍“开门红” 带动楼市预期持续修复
- 金观平: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展业
- 从外贸看中国经济韧性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5% 消费市场实现平稳增长
- 多地土拍“开门红” 带动楼市预期持续修复
- 城中村改造加力推进 配套政策有望继续完善
- 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合约将在日本上市
- 1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为3.1%,5年期以上为3.6%
- 1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86元 上调3个基点
- 1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为3.1%,5年期以上为3.6%
- 北京海关查获卷烟187条
- 1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为3.1%,5年期以上为3.6%
- 施行近30年,为何仍有职工难以“双休”?
- (神州写真)青年担纲家庭“过年主理人” 春节流行“新年货”
- 大寒伊始我国多地暖热将达鼎盛 但大暖后要警惕强降温
- 佳节将至餐饮频繁 如何避免“每逢佳节胖三斤”
-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 养猫五月在宠物医院花费过万 宠物医疗为何如此“烧钱”?
- 施行近30年,为何仍有职工难以“双休”?
- 养猫五月在宠物医院花费过万 宠物医疗为何如此“烧钱”?
- 鸿蒙数字技术赋能版权强国
- 大寒节气北京今天晴朗在线 最高温9℃较常年同期偏高
- 跟着节气过日子:严寒岁末 大寒节气看哪里冷到极致盼春归
- 大寒节气北京今天晴朗在线 最高温9℃较常年同期偏高
- 江南等地大寒开场暖意明显 未来三天我国大部雨雪稀少
- 河北秦皇岛砖刻艺人:“长城砖”上秀年味儿
- 深夜看吃播会得胆结石?
- 华南多地海域发生赤潮 专家提醒:不要去赤潮海域游玩、食用相关海产品
- “迷你蛇”香包送春节“最萌”祝福
- 新动能加速壮大 中国持续挖掘增长潜力
- 跟着节气过日子:严寒岁末 大寒节气看哪里冷到极致盼春归
- 年宵花市持续升温 浙江村民走出“共富花路”
- 首版医保丙类目录今年要来了!将包含哪类药品?提前了解
- 在家如何护理流感患儿?孩子高热惊厥怎么办?|科普时间
- 与辉同行带货阿胶茶未检出驴成分?生产厂商回应
- 把优质华文教育办到侨胞“家门口”
- 914门课程入选新一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
- 流感病毒只在冬天传播吗?这次流感的流行特点和以往有哪些不同? | 时令节气与健康
- 把优质华文教育办到侨胞“家门口”
- 2025国考笔试成绩出炉 这些面试必备信息,你都知道了吗?
- 914门课程入选新一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
- 中外专家谈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
- 914门课程入选新一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
- 914门课程入选新一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
- 中外专家谈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
- “智能时代的教育规划与治理国际研修班”在京举行
- 2025国考笔试成绩出炉 这些面试必备信息,你都知道了吗?
- 同济大学2000吨级海洋科考教学保障船完成主体建造并“下水”
- “智能时代的教育规划与治理国际研修班”在京举行
- 同济大学2000吨级海洋科考教学保障船完成主体建造并“下水”
- 同济大学2000吨级海洋科考教学保障船完成主体建造并“下水”
- 柴立元任天津大学校长
- 中外专家谈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
- 浙江一高校成立未来传播学院 聚焦智能时代传播人才培养
- 同济大学2000吨级海洋科考教学保障船完成主体建造并“下水”
- “智能时代的教育规划与治理国际研修班”在京举行
- 江苏省政协委员朱焱:让下一代成为科学世界的探索者、引领者
- 视网膜血管“指纹”可预测中风风险
- “精神内耗有多累”上热搜,你会无意识地欺负自己吗?
- 专家:得了流感后并非都需要去医院
- 专家:得了流感后并非都需要去医院
- 浙江一高校成立未来传播学院 聚焦智能时代传播人才培养
- 视网膜血管“指纹”可预测中风风险
- 老年人冬季开窗通风有讲究
- “精神内耗有多累”上热搜,你会无意识地欺负自己吗?
- 视网膜血管“指纹”可预测中风风险
- 中新健康|国家医保局:2024年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
- 中新健康丨中疾控: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发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 医学专家创新术式为面瘫患者带来新希望
- 国家卫健委:本次冬春呼吸道传染病都由已知病原体引起 没有出现新发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