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快讯 > > 正文

新闻学能不能报考?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志愿填报指导?

时间:2023-06-17 05:05:30 来源:腾讯网 发布者:DN032

新闻学能不能报考?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志愿填报指导?

文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资料图)

近日,某网红在直播中说“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6月15日,重庆大学教授张小强发文炮轰,称千万别被这样的网红忽悠。次日,张小强再发文称,这个时代比任何时候都重视传播,但也比任何时候都轻视“新闻”。

2018年,这名网红就语出惊人,“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最近,他的另一段话也引发很大的争议,在一期节目中,面对台下几百名学生,谈到高考志愿填报时,他以兰州大学做比较,认为同学们能上中东部城市的211,就不要选兰州大学。

按照这名网红的建议填志愿,会陷入矛盾之中,他认为任选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学强,那选择医学呢?他不是也说过“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吗?说到底,这些所谓的志愿填报指导,不过是为了博眼球,引起关注,并无实际的价值,而且会误导学生选择志愿。

一个专业能不能填报,并非一概而论。报考某所大学,也不能简单地根据学校所在地域进行选择,并武断地告诉考生、家长某个专业不能填报,不要选某所大学,这看似“是对学生负责”、“有道理”,实际是对学生填报志愿的严重误导。

这是利用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焦虑心态,投喂给考生和家长“想要”的信息。毋庸置疑,考生和家长都希望能考进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不要掉进志愿填报的坑里。于是,迎合这种心理,告诉家长哪些专业是“天坑”,不能报考;哪些专业女生不要报考;哪些专业家境一般的学生不能报考等。

这会让考生和家长认为是为其着想,很接地气,但实际操作起来会发现,能报考的专业没有多少,如果所有考生都回避这些专业,会出现怎样的志愿填报局面呢?

这样的建议能获得关注度与流量,但并不是有价值的。就如很多主流媒体在自媒体平台上的账号粉丝远不如网红,这并不能说明网红传播的东西就更有价值。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想获得直接的建议,比如哪些专业好、哪些专业不要填报,然而,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考生的个性、兴趣、能力,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都不同,怎么能简单地告诉他们哪些专业好、哪些专业不能填呢?这必定是因人而异的。

事实上,被网红称为“天坑”的专业,也出了很多杰出人物,包括两院院士;也不存在“家庭环境一般的考生不适合填报的专业”,这种论调认为学好某一专业、获得好的职业发展,需要靠家庭资源,这严重违背有教无类的教育价值观,是按家庭背景选专业,而不是强调学生个体的兴趣、能力。

另外,在倡导性别平等的时代,除非工作环境对性别有明确的要求,也不存在女生不适合报考某类专业的说法,即使在理工科专业中,也有表现很优秀的女生。

高考志愿填报应是个性化的,因此,有价值的高考志愿填报,也应该是个性化指导。

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行业遭遇质疑,其原因就在于一些从业者并不专业,以贩卖焦虑来开展业务,而非给考生和家长真正有价值的指导。武断地告诉考生不要去报考某所学校,这不仅会引起学校师生的强烈反感,也会令教育主管部门对这样的志愿填报指导加强监管力度。对于大学、专业,社会舆论当然可以评价,但不能故意中伤。

从个性化志愿填报看,需要考生和家长坚持以下四大原则:

一是兴趣原则,即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学校、专业。遗憾的是,很多学生说不出自己的学科兴趣、专业兴趣与职业兴趣。

二是能力原则,即根据自己的考分实力(全省排名)定位适合自己的学校、专业,并以能力提升规划进大学后的学业发展。

三是政策原则,即根据本省的高考政策、志愿填报规则填报志愿,规避志愿填报的风险。

四是长远原则,不能只追求被大学录取,而要考虑上大学后的学业发展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填报适合考生的志愿。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