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推动净利大增、代理人规模收缩后企稳 险企聚焦“由量到质”转变
投资收益推动净利润增长
年报显示,2024年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具体来看,新华保险以201.1%的归母净利润增速领跑,中国人寿净利润同比增长131.6%,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增速分别达88.2%、64.9%和47.8%。有业内人士指出,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实现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权益市场表现较好下的资产端驱动。
从年报披露数据来看,2024年五家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位于5.50%至5.80%区间,同比增幅为 2.2个百分点至4个百分点。“利润同比大增的主要原因为2024年股票、债券市场表现较好带来的投资收益率提升。”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认为。
具体来看,两家头部险企归母净利润超千亿元。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218.62亿元,同比增长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6.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8%;营业收入10289.25亿元,同比增长12.6%。投资收益方面,综合投资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综合投资收益率6.0%,同比上升2.4 个百分点;近10年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0%;近10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
中国人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69.35亿元,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同比增长 108.9%。在投资端,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达66110.71亿元,主要品种中债券配置比例为 59.04%,定期存款配置比例为6.63%,债券型金融产品配置比例为7.92%,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货币市场基金)配置比例为12.18%。2024年,中国人寿实现净投资收益1956.74亿元,净投资收益率为3.47%;实现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5.50%。
业内分析指出,在资产负债匹配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险企通过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及价值型品种的投资,提升了投资回报率,推动了整体净利润的增长。华泰证券研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上市险企继续增配红利特征明显的 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股票,平均配置比例提升至2.7%,较2023年增加1 个百分点。该研报同时指出,现金收益率下行是险资配置红利股的最根本动力。资本利得收益在2024年表现出色,但波动性较大,险资仍需高度重视能够获得现金的红利股投资。
另一方面,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IFRS 9)实施影响下,更多金融资产分类为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市值变动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并计入利润表,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权益市场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由于新准则下大部分权益资产被计入交易科目,影响损益表的总投资收益率亦大幅改善至5.1%(2023年为2.6%),是2024年保险公司利润大幅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华泰证券研报指出。
业务聚焦“提质增效”
与投资端高歌猛进形成对比的,是代理人渠道的持续收缩与深度转型。有行业数据显示,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代理人数量从2019年末的约450万人下降至2024年末的约138万人,累计减少超300万人,降幅超六成。尽管2024年同比降幅收窄至2.71%,但这一“减量提质”趋势已成行业共识。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的个险代理人数量为61.5万人,保持相对稳定;新华保险个险代理人数量为13.6万人,同比下降12%,但个险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同比增长17.2%;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寿险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36.3万,人力规模连续三个季度企稳回升;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寿险2024年月均保险营销员18.4万人,期末保险营销员18.8万人,较上半年末提升2.7%;中国人保旗下人保寿险截至2024年末营销员规模人力为82796人。
在此背景下,险企大多专注于代理人专业化与银保、线上渠道多元化并进的模式,同时提升队伍的专业化与产能。例如,中国人保强调加强高质量代理人招募和培训,着力提升队伍的绩效,计划未来三年将高质量代理人占比提升至50%;中国平安则通过推进“数字化营销”和“智能化服务”,加速布局“数字化+社区化”服务网络,提升代理人生产力。
代理人数量收缩并逐渐出现企稳迹象的同时,五大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分别同比增长29%、24%、58%、114%,新华保险非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07%。
“保险公司2024年新业务价值(NBV)强劲增长,可比口径下增速最高接近130%,主要由NBV利润率提升驱动,新单保费基本停止增长。”华泰证券分析师李健分析认为,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新业务价值率的提高,归功于预定利率下降带来的负债成本优化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NBV改善也存在“一次性”因素。李健指出,2024年上市保险公司NBV强劲反弹,除了有降低定价利率的原因,“报行合一”政策降低渠道销售费用是重要原因。“原先销售费用高造成的‘费差损’对NBV有负面影响,当‘费差损’被压缩后,就会产生一次性的NBV抬升,体现为利润率改善,这是NBV如此大幅度增长的原因。”李健认为,2025年保险行业仍会持续降本增效,加之定价利率亦有下降空间,仍然会对NBV产生正面影响,预计2025年上市公司或有双位数的NBV增长。
AI赋能或成“关键一招”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保险公司正加速布局数字金融和科技服务,助力提质增效。2024年也成为保险业科技赋能的“落地年”。
据各大险企年报披露,其业务智能化率在AI 加持下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均大力投资于AI、大数据、智能化运营等技术,以提升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例如,中国平安投入AI与大数据技术,将智能核保与理赔流程效率提升30%,推动营运利润同比增长9.1%;中国人寿推出智能化客户服务平台,保单服务线上化率超90%;中国人保通过人保科技等子公司推动集团数字化发展,不仅在保险销售和理赔环节应用智能化技术,还在客户服务和数据管理上实现了显著提升,实现健康险理赔时效缩短至24小时内。
安永日前发布的《2025年全球保险业展望》提出,无论运营何种业务、在哪个地区开展业务,保险公司均可通过针对性产品创新、技术引领型分销、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战略性交叉销售以及成功产品的规模化推广等举措来提升业绩。安永在报告中看好AI技术的应用,“数据和人工智能(AI)应成为首席执行官战略规划核心,重点在于构建更智能、更完善的战略规划与决策流程,而非仅仅局限于提升运营效率。”
AI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或将驱动保险行业底层经营逻辑的全面升级进化。麦肯锡也在日前的分析中表示,对于从业者而言,既要兼顾当下的快速布局与业务应用,实现新技术变现,也要对未来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底层的深入思考,积极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双升级。
总体来看,2024年度保险业“成绩单”展现出险企的经营重心正在从“量的扩展”转向“质的提升”。尽管业绩增长显著,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需“久久为功”。“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和‘报行合一’政策的实施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上市险企的业绩表现,这样的高增长趋势能否维持还有待观察。”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行业还面临利率波动以及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对投资端产生的影响。其次,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需求的增加,带动商业健康险、养老金等领域的需求增长,但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并保持业务稳定增长,仍然是险企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标签:
抢先读
- 瑞众保险居家养老展厅正式落地 向“保险行业的康养服务专家”迈进稳健一步
- 投资收益推动净利大增、代理人规模收缩后企稳 险企聚焦“由量到质”转变
- 恒丰银行公布2024年年报:经营指标稳步攀升 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 总台记者探访丨坦赞铁路为非洲繁荣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 六家商会齐发声!坚决反对美加征“对等关税”
- 2025清明档电影票房破2亿元
- 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
- 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
- 乡村旅游开启花式精彩
- 民生调查局|7天无理由退款 预付式消费做到了吗?
- 防止国补变“空补”
- 市场回暖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继续上涨
- 市场回暖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继续上涨
- 市场回暖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继续上涨
- 走进民企看发展 | TCL李东生:敢于投资未来才有未来
- 市场回暖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继续上涨
- 中国为全球企业创造更多机遇
- 美元创两年多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外媒:美元恐面临信任危机
- 社评:经济霸凌损人害己,这是历史结论
- “花样”美景带火“赏花游” 消费市场迎来“春日限定”热潮
- 美股连续两日开盘暴跌 外媒称纳斯达克指数或将进入熊市
- 社评:经济霸凌损人害己,这是历史结论
- 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3月保持稳定
- “郑州—德比”跨境电商全货机新航线首航起飞
- 中国为全球企业创造更多机遇
- 美元创两年多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外媒:美元恐面临信任危机
- 美元创两年多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外媒:美元恐面临信任危机
- “花样”美景带火“赏花游” 消费市场迎来“春日限定”热潮
- 中国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
- 红旗渠通水60年已累计引水超过130亿立方米
- 中国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 商务部回应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对等关税”措施
- 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19号 公布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立案调查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答记者问
- 今年一季度1015.3万人次经上海口岸出入境
- 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18号 公布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 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18号 公布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 中国(金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洽谈会举行
- 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0号 公布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答记者问
- 中国上海港至柬埔寨贡布港散杂货班轮成功首航
- 今年一季度1015.3万人次经上海口岸出入境
- 中国(金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洽谈会举行
- 重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撬动重点商品消费突破170亿元
- 微医控股借AI蝶变
- (走进中国乡村)广东高州借荔枝文化促“庭院经济”
- 外资持续看好、加码投资,广东凭什么?
- 内蒙古草原铁路清明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73.9万人次
- 探访数字福建的“超级大脑”
- “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国博举办
- “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国博举办
- 探访数字福建的“超级大脑”
- AI玩具热潮席卷义乌市场
- 探访数字福建的“超级大脑”
- 探访数字福建的“超级大脑”
- “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国博举办
- 百镜大战打响,2025年或成AI眼镜爆发元年?
- 人形机器人如何突破续航瓶颈
- “一脑多态”赋能,7款人形机器人解锁多元应用场景
- 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准备好了吗
- 浙江杭州|“无人车+机器狗” 科技巡检保障能源安全
- 百镜大战打响,2025年或成AI眼镜爆发元年?
- 百镜大战打响,2025年或成AI眼镜爆发元年?
- 浙江杭州|“无人车+机器狗” 科技巡检保障能源安全
- 杭州试点打造国家级数据“高速公路”
- 科技赋“农” “智”绘黑土新画卷
- 新华全媒+|北京何以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独角兽第一城”?
- 记者手记|AI智能体会颠覆工业生产吗?
- 应对32%关税 印尼将派高级代表团赴美谈判
- 清明假期亚洲最大单体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忙
- 应对32%关税 印尼将派高级代表团赴美谈判
- 应对32%关税 印尼将派高级代表团赴美谈判
- 清明假期亚洲最大单体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忙
- 透过数据看清明假期出行“热” 传统文化“体验游”为文旅经济注入新活力
- “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在北京召开
- 大公国际评定中国主权信用等级 iAAAsc 评级展望稳定
- 走进民企看发展 | 科大讯飞刘庆峰:发展AI,不能在别人地基上建高楼
- 走进民企看发展 | 科大讯飞刘庆峰:发展AI,不能在别人地基上建高楼
- 民企奋进自贸港:“把海南岛的椰子产品卖到世界各地”
- 广东阳江:海上风电“三大项目”进入同期施工阶段
- 一季度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人次创新高
- 一季度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人次创新高
- 自残式关税血洗美股 三大股指创近5年最大单日跌幅
- 桂林机场加密马来西亚航线 将恢复香港航线
- 关税引发恐慌抛售 美股一日蒸发3万亿美元
- 财政部回应惠誉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深表遗憾、不予认可
- “侨”见海南自贸港主题活动在海南文昌启动
- 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中国财政部:不予认可
- 中国扩大保险资金重大股权投资行业范围
- 浙江多维度引导“好房子”建设
- 广西激活惠企“驱动力” 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小微企业
- 宁夏1-2月商务经济全面增长
- 漳州市招商大会签约39个项目 总投资超160亿元
- 浙江多维度引导“好房子”建设
- 浙江多维度引导“好房子”建设
- 漳州市招商大会签约39个项目 总投资超160亿元
- 第22届东博会全球推介路演走进越南
- 浙江安吉招募全球合伙人 让青年人才与乡村文旅双向奔赴
- 【央广时评·提振消费⑦】“假日经济”正当时 激活花样消费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