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滚动 > > 正文

作用直接、力度大 地方化债“组合拳”发力

时间:2024-11-11 08:34: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者:DN032
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地方化债“组合拳”发力(锐财经)

本报记者 李 婕 汪文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11日   第 03 版)

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在11月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地方化债政策“组合拳”对外公布。据介绍,政策协同发力后,地方化债压力将大大减轻。

作用直接、力度大

“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党中央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确保经济财政平稳运行以及地方政府化债实际等多种因素,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介绍,这6万亿元债务限额,分3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

这些年,在各地各部门协同努力下,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不断减少。2023年末,经过逐个项目甄别、逐级审核上报,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

蓝佛安介绍,从202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此外,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上述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1/6,化债压力大大减轻。”蓝佛安说,总的看,推出的是一揽子、综合性、靶向准的化债组合拳,作用直接、力度大。

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

此次化债“组合拳”能产生哪些政策效应?

蓝佛安说,当前一些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这样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能够发挥“一石二鸟”作用。

一方面,解决地方“燃眉之急”,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减少利息支出。由于法定债务利率大大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5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增强发展动能。通过实施置换政策: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腾出来,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将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政策空间腾出来,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将原本用于化债化险的时间精力腾出来,更多投入到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去。同时,还可以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利好实体经济。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解决存量债务风险的同时,必须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蓝佛安表示,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保持“零容忍”的高压监管态势,对新增隐性债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主要从3个方面发力:监测口径更全,预算约束更强,监管问责更严。同时,将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债务体系。

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

针对各界比较关注的中国政府债务水平问题,蓝佛安表示,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23年末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4%。同期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其中国债30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万亿元,隐性债务14.3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

从举债用途看,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大量有效资产。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资本性支出,支持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是偿债资金的重要来源。

“总的看,我国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蓝佛安说,目前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一方面,持续抓好增量政策落地见效。今年的增量政策力度大,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正在显现,不少政策效应明年还会持续释放。

另一方面,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