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滚动 > > 正文

全球热议: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生态家底” 江苏海门全区水土保持率高达99.99%

时间:2023-06-16 14:10:00 来源:南通网 发布者:DN032

临近夏至,走进海门区余东镇余南村,只见村里的余包河鱼翔浅底,河坡绿草如茵,每隔一两百米便有亲水台阶。该村10组村民孙志中说:“这条河道以前不怎么干净,河滩都是坑坑洼洼,现在经过整治后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晚上百姓都愿意集中在这条河道边散步休闲,可舒服了。”余包河整治工程是2020年海门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余东镇木桩港小流域整治工程之一,通过整治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平方公里,有效改善了环境,修复了生态。

近两年来,海门区高标准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全区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全域内已消除中度侵蚀现象,全区水土保持率高达99.99%,连续四年获南通市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

顶层设计协同推进 让水土保持率高位运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近年来,海门区努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水土保持作为生态建设之本,并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高水平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一个集特色鲜明、生态良好、功能互补为一体的生态发展新格局已然形成。

海门区制定并出台了《海门区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年)》,多措并举推进水土保持工作落地见效。去年底,海门区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推进创建工作,发布了《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和工作重点。在今年初发布的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又将其列入重点工程。作为南通市唯一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的区县,海门区始终坚持“全方位布局、多部门协调,点线结合、覆盖全区”的理念,统筹多部门协同推进,形成了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从而使全区水土保持率高位运行。

系统治理综合防治 牢牢端起自己的“生态碗”

走进海门港新区河南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前面的河道上,施工人员在做河道护坡的最后扫尾工作。村党总支书记钱进告诉记者,这次整治是包场镇木桩小流域东片的河道之一,是海门区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可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通过前期的拆除违章建筑以及河道整治,接下来将在河道护坡上种上草坪以及紫薇、海桐球、女贞等植株,预计本月底工程将提前结束。

木桩小流域东片是海门区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门区先后投入资金5亿多元,理顺了海门河网和水系布局,使海门河、浒通河、黄家港等骨干河道重启近30年未畅通的活水渠道。按“一河一景、一岸一绿”的标准提高河湖品质,融绿入城,打造了圩角河风光带,获评江苏省幸福河道建设示范工程,海门街道兄弟小流域获评省清洁小流域。与此同时,海门区大力推进生态河道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区获省认定的县乡生态河道长度402.4千米,覆盖率达50.86%,位列省市第一等次,预计今年末将达60%,全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不仅如此,海门区还大力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做好长江沿岸水土保持工作,启动青龙港老镇区及青龙河两侧沿线复绿工程,重塑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共完成成片造林709.77公顷,在平原水乡形成了一道滨水防护绿化带。

加强监管巩固成效 扎实打造“水韵海门”品牌

水土保持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是实现生态立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海门区将水土保持理念融入企业、项目的生产建设全过程,严把审批关、检查关、验收关,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利用现代化的执法手段,全面开展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管,实现在建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全覆盖。三年以来,全区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256个,累计出动监督检查441人次。深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改革,推动流程改造“少跑腿”,将新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由法定结办时限20个工作日转变为承诺结办时限7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大幅提高。

与此同时,海门区还将水土保持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相融合,每年投入约5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建成高效设施农业面积3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水平全省领先。

[编辑:黄梦倩]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